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动车组制造与修理工艺

    作者:冉虎珍 王瑾

    本书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加工与机械加工质量、零件冲压加工、焊接、装配工艺等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动车组制造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典型动车组转向架、车体的组装工艺及整车的落成与调试;动车组检修的基础知识及检修工艺,典型动车组的车体、转向架、制动系统、车端连接装置、牵引系统、辅助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及卫生系统、网络控制及信息系统的检修工艺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铁道机车车辆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车辆工程专业教材,还可作为动车组制造与维修相关单位培训教材。

  • 动车组网络技术

    作者:徐传波, 程迪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系列教材之一。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动车组网络的各项任务、项目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面向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全书内容分为五个项目,分别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知识、动车组网络协议、CRH系列动车组网络构成、动车组网络的应用与维护。本书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 高速列车主动与半主动控制

    作者:陈春俊, 着

    本专着全面综述国内外高速列车主动半主动控制现状基础上,建列了高速列车横向控制数学建模、轨道不平顺谱的数值模拟、控制系统的仿真实现、广义预测控制、虚拟阻尼变结构控制等理论及应用。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高列车主动半主动控制先进理论及仿真和实车试验。我国高速铁路以跨越式发展进入世界高铁发达国家。然而我国对高铁的基础理论研究还落后于工程应用,急需铁路科技工作者对高速铁路和列车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和完善。本书就为高速列车的主动、半主动控制理论进行全面的论述和应用,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高速铁路牵引网轨道回路电压电流分布及综合接地系统》的内容及其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反映了现代接地系统设计的理念和未来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发展方向,可供广大设计技术人员、电气工程师和信号设备专业人员参考。此外,本书对于施工技术人员、铁路土木工程师以及从事技术管理的相关人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0 绪论
    1 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轨回路及接地系统
    1.1 概述
    1.2 接地基础理论与接地系统
    1.3 直接接触防护和非直接接触防护的基本要求

    2 牵引网轨道回路电压电流分布
    2.1 牵引供电系统回流及钢轨电位研究分析的一边界条件
    2.2 多重接地系统下的铁道信号传输工作电路与牵引供电回流和闪络保护通道
    2.3 钢轨电位与钢轨电流
    2.4 钢轨电位与接地

    3 牵引网回路数学建模及计算分析
    3.1 导线内阻抗计算
    3.2 架空导线一大地回路阻抗计算
    3.3 埋地裸导线相关电气参数计算
    3.4 基础理论传输线理论
    3.5 牵引网电路特点及其计算机解法
    3.6 AT牵引网计算分析方法
    3.7 铁路综合接地的系统参数与相关导线选型
    3.8 小结

    4 铁路综合接地的系统设计
    4.1 概述
    4.2 牵引供电子系统的电气接地及对综合接地系统的要求
    4.3 信号子系统综合接地及电磁兼容要求
    4.4 接地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
    4.5 牵引供电子系统电气接地及相关的土建工程接口设计
    4.6 接地极系统的设计及新材料工艺技术的应用
    4.7 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4.8 接地导体之间的连接和施工注意事项

    5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工程实施方案
    5.1 综合接地系统的相关设施和一般原则
    5.2 路基和轨道工程的综合接地系统实施方案
    5.3 桥梁区段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方案
    5.4 隧道区段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方案
    5.5 站场区段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方案
    5.6 铁路沿线相邻相关设施的综合接地实施方案
    5.7 综合接地的工程量参考清单

    6 综合接地的测量与验收方法
    6.1 一般要求
    6.2 阻抗测量方法
    6.3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轨道电位和设备电位测量方法
    6.4 电气完整性测量
    6.5 其他
    6.6 中间检查和验收测量
    结语
    参考资料
    ...查看更多
  2. 戚广枫,现任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系我国铁路与轨道交通电气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着名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高速铁路SiFCAT350接触网系统的主要研发人,电气化铁路安全评估和FIAMS技术分析专家,LECFTC9,TC8行业标准的国际专家。曾总体主持武广客专电气化工程的研究与设计,具有丰富的大型工程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曾获第5届全国十佳杰出国际项目经理大奖,是我国目前首批十名FIDIC国际培训师之一。所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如“高速铁路电气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武广工程示范”获铁道科技一等奖。武广、郑西高速铁路电气化工程均获得铁道部优秀设计一等奖。辛成山(1940—2005)我国铁道电气化牵引供电技术领域着名专家学者,曾在铁道科学研究院长期任职,后在北京交通大学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是推动AT供电在我国实践和应用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曾发表《AT供电系统等值电路推导方法》《AT供电系统的部分感应电压系数》《27.5 kv供电的AT供电系统性能分析》《关于省掉变电所AT的讨论》等一系列关于AT供电的论文。在武广高铁的前期工程方案研究中。对综合接地技术方案的研究尤其是理论建模、计算方法做出重要贡献。曾主持解决我国大秦线重载列车大电流钢轨电位研究等技术难题。...查看更多

评论

0/500